设备润滑脚动润滑泵管理的基本任务概括起来是:保障设备润滑系统正常,升高设备生产效率和加工精度;减少摩擦阻力和机件磨损,延伸设备使用寿命;降能节油,防止设备事故发生。具体包括:
1)建立健全设备润滑管理组织机构,配备需要人员,制定并完善各项润滑管理规章制度。如润滑工作人员的职责和工作细则;日常润滑管理工作的分工;入厂油品的质量检验及油库管理;设备清洗换油计划的编制与实施;油料消耗定额的管理;废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润滑工具、器具和装置的供应与使用管理;治理设备漏油等等制度。
2)组织编制润滑管理所需要的 基础技术资料。如: 型号设备的润滑图表和卡片;油箱储油量定额;润滑材料消耗定额;设备换油周期;根据检测设备润滑油各项指标确定换油标准;清洗换油的操作工艺;切削液等工艺用油液管理制度;油品代用与掺配的技术资料等,以指导操作工人,润滑工人和维修工人等做好设备润滑工作。
3)指导有关人员按润滑“五定”(定员、定质、定量、定期、定人)和“三级过滤”(领油、转桶、加油时进行过滤)要求,搞好在用设备的润滑工作。
4)实行定额用油管理,按期向供应部门提出年、季度润滑油品需用量的申请计划,并按月把用油指标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及单台设备。
5)实施进厂油品的质量检验,禁止发放不合格油品。
6)组织编制年、季、月设备清洗换油计划,实施确定按质换油的工作制度。
7)做好设备润滑的状态监测,及时采取措施,配备和 换损坏的润滑零件、装置和工具,改进和完善润滑装置,治理设备漏油,在治漏工作中抓好“查、治、管”三个环节,消除设备润滑中的油品浪费现象。
8)协助设计部门搞好设备的润滑设计。要使新设备的润滑系统设计 加合理,设备润滑管理部门有义务协助设计部门搞好润滑设计工作。
9)组织设备润滑事故的分析。对于已经发生的设备润滑事故需要组织有关部门领导和有关人员到现场进行认真仔细地分析研究,做到“三不放过”,即: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今后改进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10)做好油品和清洗材料的安全技术工作。
11)收集新油品信息,逐步做到引进设备用品国产化,做好短缺油品的代用和掺配工作。
12)组织废油的回收、再生和利用。
13)组织润滑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学习国内外润滑管理优良经验,推广应用润滑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装置,不断升高企业润滑管理工作的水平。